☆、誘敵
關燈
小
中
大
這是梁錚回京以來第一次踏進這裏。
屋子裏的一切開起來與他離京時一樣,毫無變化。
墻上婉儀的畫像還在,裙裾旁他親手題的字仍是力透紙背字字柔情。木架上的那些擺件也依舊靜默安然。
只是書案上幾幅婉儀的畫像好像被人整理過,整齊地鋪開在案。那張印象中被他揉成一團的紙箋被人小心地展開拓平,滿是褶皺的紙面上是他親筆寫下的那人的名字。
還有一封書信,靜靜地躺在鎮紙下。上面似曾相識的字體龍飛鳳舞地寫著“梁將軍親啟”。
盡管門上的銅鎖仍在,可這裏顯然有人來過。可他竟然不覺得意外。大半天來一直陰魂不散的身影又出現在了眼前。
梁錚不禁苦笑。
除了她還有誰有這個本事,來無影去無蹤,翻墻入室溜門撬鎖。
他拿起那封信,推開窗子,借著清亮的月色拆出信來。
不甚精巧的字跡像她離開京城的心情一樣著急潦草。
她告訴他,她是聽別人說起才知道了真相,若早知如此便不會那樣無禮糾纏。她說皇兄安排這一切都是為他們二人好,叫他不要為難不快。
她說她本來想要再堅持等他回心轉意,可她知道因為自己的相貌,留在他身邊也只是讓他想起舊事,她也會看不出他眼裏的人是她還是故人,所以,她還是離開得好。
字裏行間的妥帖與分寸,和他所見過的阿婉判若兩人,卻又毫無違和感的合為一體,讓他覺得陌生。
信封裏還塞著一方薄薄的錦帕,她說那是她當初學藝繡下的鴛鴦戲水,如今沒了念想,就留給他做個紀念吧。
梁錚把錦帕攤在手中仔細端詳,那一角荷塘水紋中,兩只扁嘴的畜生怎麽看怎麽像離群的野鴨。
信的最後還有一團墨跡,草草的塗抹,為了掩住一句什麽。
梁錚對著月亮舉起信箋,皎皎月光透過塗抹得深淺不一的墨跡,勉力辨認之下喃喃念出被掩去的那幾個字來——“莫來尋我”。
那團墨跡之後,是她終於決定留給他的辭別——“來日方長,有緣再見”。
輕飄飄的信箋和錦帕在生著薄繭的指掌間游移。
寒涼的月光下,似乎照出了幾日前在這屋子裏郁郁徘徊的那個人的身形,在畫像和木架前停留,在桌案邊撫平畫卷,在纖纖素指下留下信箋。
梁錚不知道她是從哪裏聽來的真相,也不知道她出現在這屋中是何樣的心境,他或許猜得到,只是不肯去想。
如果這個結果就是他原本想要的,那過程如何,又傷了誰,或許就沒那麽重要了。畢竟連他自己也說不清,此時從心中蔓延開去的酸澀是因為哪一個人。
鎮紙下,那張寫滿了阿婉名字的紙箋依舊滿身傷痕。
他便止不住地去想,他筆下的字是不是比他自己更懂他的心思?
可是她既然看見了它,卻依舊選擇離開,是不是證明她的選擇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決絕?她說莫去尋她,是真的不願他再出現麽……
夜更涼,風更寒,四更的鼓聲幽幽傳來。
心中的念頭如此往覆徘徊,剪不斷理還亂。困意漸漸襲來,直至茫然墜入夢境,他終是沒能理出個頭緒。
忽聽外面傳來敲門聲,老管家緊張的聲音急急傳來:“將軍,宮裏來人了。說是有前線急報,皇上召您趕緊進宮。”
……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三日前,襄黎城。
暮色未至,天色尚早。
風塵仆仆的阿婉正坐在城中一家酒樓裏一邊歇腳,一邊要了壺酒自斟自飲。襄黎是大周幾個以美酒聞名的城鎮之一,以北疆一種甜果釀制的清酒甜香醉人,稱為柔黎酒。
阿婉手裏端著的就是這種佳釀。喝在口中溫軟微醺,卻不能像往日那樣安撫她受傷的小心靈。
大堂裏的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前幾日北夷左丞相來降的事,好像他本人就在現場親眼見證了似的。
阿婉自己倒是親眼瞧見過,就在黃昏時候的臨州城——她並沒有像給爹留言的那樣直接回燕都,為了想再見梁錚一面的私心,她偷偷繞了道。
如今所在的襄黎城就是她繞道回燕都的必經之地。她打算今晚就在此留宿,明日一早再趕路。
那廂說書先生正順應聽眾的口味,從緊張的北疆局勢扯到了英武的梁大將軍的私事八卦。三年前的那段舊情便又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。
臺上的說書先生聲情並茂口水橫飛,底下聽眾時而心馳神往,時而嗟嘆惋惜,也都甚是入戲。
阿婉想起自己在洛仙居聽書的那次,也一定是如此蒙昧無知八卦好奇的表情,頓時為當時的無知深感懊惱。
她一口喝幹了杯裏的茶水,把飯錢往桌上一拍,大步流星地走出門去。
棗兒的韁繩剛牽在手裏,忽然聽見遠遠傳來城樓上的鐘聲,一下下急促緊迫,一聲未落一聲又起,毫不停歇。
這是緊急關閉城門的訊號。緊接著就是沿街巷而來的緊迫的更鼓聲。
沿街行人紛紛駐足,臉上漸漸現出驚恐的神色。
阿婉不禁皺起眉頭。白日打更,這是官府有極要緊的消息要知會百姓。不知道她這回是撞上了什麽要緊事。
一個神色慌張的小衙役從街上跑過,吆喝著今夜酉時宵禁,莫要出城。
酒樓裏擠出來的食客們一邊匆匆離去,一邊竊竊私語著:
“又是北夷人。這回不會是要攻城吧?”
“可千萬別打起來。”
“老子怎麽這麽倒黴,就在這兒停留兩日也能碰上這種事!”
……
阿婉眼疾手快,一把拉著從她身邊跑過的小衙役,挑著一雙杏眼問他:“怎麽回事?真的是北夷人打過來了?”
估計是被她的氣勢鎮住了,小衙役竟沒有計較她的莽撞,乖乖點頭:“打的是北夷右丞相的大旗,恐怕是為了報覆前幾日左丞相……”
“他們有多少人?”
“聽說有好幾萬人。也不知道這次是怎麽了,北邊連個緊急軍情也沒報,說來就來了。”說著瞅了瞅阿婉,瞧她衣著打扮像是官宦人家,便好心道,“情勢緊迫,姑娘還是趕緊回家去吧。”說著轉身要走。
襄黎城並非北疆重鎮,常駐守軍不足萬人,主要仰仗西北和東北兩座要城相護。往日都是北邊城池被劫,戰報傳來就撤軍入城堅守不出,等待與援軍裏應外合夾擊敵軍。
可是這麽多敵軍,竟然沒有收到軍報,如果不是北面城池已經被圍,那就是敵軍進軍太過神速。不論是哪種情況,都是事關重大。
阿婉幾步追上去,想也沒想就一把摸出那塊從皇帝表哥那裏拐來的金牌,舉到小衙役面前:“帶我去見你們太守大人。”
襄黎太守府裏,焦頭爛額的太守大人和神情閃爍的阿婉面面相覷。
其實進了太守府,阿婉就有些後悔了。
原本只是途經此地,自己既沒有官位,也沒有皇命,就沒有理由過問城中軍情。可是一聽到北夷人此次出兵奇速,軍情蹊蹺,便直覺與左丞相歸降一事有關。
梁錚,袁沐,左丞相,菩朵……還未等腦袋裏理出個頭緒,心頭就是一熱,便忍不住動用了那塊金牌。她只是想知道更多消息,默默希望皇帝表哥知道了可不要怪罪她。
那廂太守聽著城上守軍傳來的消息,說是北夷軍已繞過襄黎城往南去了。
此次北夷人來勢洶洶,明顯求得就是出其不意。可是劫掠了沿途經過的鄉野農家之後,既不退兵,也沒有攻城的意思,此舉實在叫人費解。
“不知道他們是什麽目的,其後是不是還有援軍?”襄黎太守愁眉莫展。
“應該不會再有了。”一直在旁靜聽的阿婉忍不住陳述意見,“左丞相歸降,北夷南面諸部肯定尚在觀望,不會輕易出兵。此次出兵應該是北夷王庭的意思,無非是想給我們一個下馬威,漲漲自己的氣焰,還不是怕控制不住南面的局勢。”
太守楞了楞,繼而點頭稱是。
方才被這憑空冒出來的郡主弄得一頭霧水,太守大人到現在還沒琢磨明白,燕王家的郡主是怎麽從皇上那裏弄到了金牌,又跑到他這裏來要求旁聽軍機要事的。
可是金牌在她手裏,見之如見聖上駕臨,他也不敢將這位郡主拒之門外。不過聽過她的見解,倒也覺察出其不是無知之輩。
只是太守大人一向行事謹慎,尤其是在處理軍□□務上,畢竟以襄黎城的兵力,無論何時都不足以主動出擊。
耳聽得阿婉的分析頗為大膽,大有不把幾萬敵人放在眼裏的架勢,襄黎太守的心裏就有了些戒備:“臣已派人一面南下報信,一面北上探查消息,城中守軍只管靜候消息……”
“太守大人,”阿婉終於沒能做到觀棋不語,“城中守軍這樣全不作為似乎不妥。”
全不作為。
這幾個字刺得太守皺起了眉頭,他畢竟是個文官,這樣有損名聲的評價讓他不能不在意:“那郡主認為應當如何?”
阿婉好似全然聽不出太守語氣中的隱怒,盯著桌案上鋪開的北疆防禦圖沈吟著:“不管是中途被截,還是突圍失敗,北面的戰報都未能及時送到。這就意味著我們送出的消息也未必能及時到達,我們不能坐視敵軍南下不管。”
她擡眼瞧著太守,目光灼灼:“我們應該想方設法拖住北夷這幾萬人。”
“可是眼下城中守軍不足萬人,怎能……”
阿婉擡手止住太守的爭辯:“這些人足夠了。敵人若是孤軍深入,必定不會久留戀戰,耗去他幾成兵力便會自行潰散。即便其後再有大軍南侵,我朝也有足夠兵力應付,只要我們拖住他們,援軍也是指日可待。”
幾乎未曾涉過戰事的太守仍是一臉為難。堂下兩位守軍將領卻已是情緒激昂躍躍欲試了。
其中一位生得生猛粗獷,不等太守答話,便徑自沖阿婉抱拳請戰:“只要郡主吩咐,臣願頭一個帶兵出戰。”
阿婉還是第一次在燕都大營以外的地方得到如此擁戴,沒有了爹和大哥的照拂,她對自己的好口碑頗為滿意。
可她神智還算清醒,還沒有打算安排這數千人以死報國。
開城門尾隨追擊以拖慢敵軍步伐,這固然是個辦法,可此舉代價太大,又是敵眾我寡,硬碰硬地拼殺實在是下策。若是能有個法子,引得敵軍前來圍城不去,他們便可守在城中以逸待勞。
什麽樣的法子才有這樣的奇效呢……
個把時辰之後,襄黎城的南城門悄悄打開,有兩個信差模樣的兵卒騎著快馬飛奔出城,漸漸消失在漸沈的暮色之中。
不多時,他們便會“意外地”被南下的敵軍截獲,驚懼之下願意投誠,出賣密函。
而帶兵的北夷右丞相便會知道,為了掩人耳目,剛剛歸降的左丞相及其家眷正秘密留在他們剛繞行而過的襄黎城內,名為招待實為看管,留在這以美酒聞名的小城,等待大周皇帝的召見。
此時城中守軍只有幾千人,來降的幾萬部眾也已被遣散,突然遇見敵軍南下,城中太守驚惶莫名,急求援軍。
右丞相必定冷笑一聲,心下瞧左丞相不起。
千裏迢迢像狗一樣卑尊屈膝地送上門來,還不是這樣被百般羞辱居人之下?此次大王怒火中燒執意出兵,還不是因為這個逆賊?
襄黎城不是什麽要塞重鎮,若是以幾萬兵力相威脅,迫使其交出叛逃的逆賊,將其帶回王庭剖心剜骨,豈不是最能震懾南方那些愚蠢的部眾?
若是順便勒索些錢財美女,豈不是比危險的孤軍深入報覆劫掠來得痛快?
……
果然如阿婉所料,明月高懸夜深寂寥之時,襄黎城下迎來了去而覆返的北夷右丞相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屋子裏的一切開起來與他離京時一樣,毫無變化。
墻上婉儀的畫像還在,裙裾旁他親手題的字仍是力透紙背字字柔情。木架上的那些擺件也依舊靜默安然。
只是書案上幾幅婉儀的畫像好像被人整理過,整齊地鋪開在案。那張印象中被他揉成一團的紙箋被人小心地展開拓平,滿是褶皺的紙面上是他親筆寫下的那人的名字。
還有一封書信,靜靜地躺在鎮紙下。上面似曾相識的字體龍飛鳳舞地寫著“梁將軍親啟”。
盡管門上的銅鎖仍在,可這裏顯然有人來過。可他竟然不覺得意外。大半天來一直陰魂不散的身影又出現在了眼前。
梁錚不禁苦笑。
除了她還有誰有這個本事,來無影去無蹤,翻墻入室溜門撬鎖。
他拿起那封信,推開窗子,借著清亮的月色拆出信來。
不甚精巧的字跡像她離開京城的心情一樣著急潦草。
她告訴他,她是聽別人說起才知道了真相,若早知如此便不會那樣無禮糾纏。她說皇兄安排這一切都是為他們二人好,叫他不要為難不快。
她說她本來想要再堅持等他回心轉意,可她知道因為自己的相貌,留在他身邊也只是讓他想起舊事,她也會看不出他眼裏的人是她還是故人,所以,她還是離開得好。
字裏行間的妥帖與分寸,和他所見過的阿婉判若兩人,卻又毫無違和感的合為一體,讓他覺得陌生。
信封裏還塞著一方薄薄的錦帕,她說那是她當初學藝繡下的鴛鴦戲水,如今沒了念想,就留給他做個紀念吧。
梁錚把錦帕攤在手中仔細端詳,那一角荷塘水紋中,兩只扁嘴的畜生怎麽看怎麽像離群的野鴨。
信的最後還有一團墨跡,草草的塗抹,為了掩住一句什麽。
梁錚對著月亮舉起信箋,皎皎月光透過塗抹得深淺不一的墨跡,勉力辨認之下喃喃念出被掩去的那幾個字來——“莫來尋我”。
那團墨跡之後,是她終於決定留給他的辭別——“來日方長,有緣再見”。
輕飄飄的信箋和錦帕在生著薄繭的指掌間游移。
寒涼的月光下,似乎照出了幾日前在這屋子裏郁郁徘徊的那個人的身形,在畫像和木架前停留,在桌案邊撫平畫卷,在纖纖素指下留下信箋。
梁錚不知道她是從哪裏聽來的真相,也不知道她出現在這屋中是何樣的心境,他或許猜得到,只是不肯去想。
如果這個結果就是他原本想要的,那過程如何,又傷了誰,或許就沒那麽重要了。畢竟連他自己也說不清,此時從心中蔓延開去的酸澀是因為哪一個人。
鎮紙下,那張寫滿了阿婉名字的紙箋依舊滿身傷痕。
他便止不住地去想,他筆下的字是不是比他自己更懂他的心思?
可是她既然看見了它,卻依舊選擇離開,是不是證明她的選擇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決絕?她說莫去尋她,是真的不願他再出現麽……
夜更涼,風更寒,四更的鼓聲幽幽傳來。
心中的念頭如此往覆徘徊,剪不斷理還亂。困意漸漸襲來,直至茫然墜入夢境,他終是沒能理出個頭緒。
忽聽外面傳來敲門聲,老管家緊張的聲音急急傳來:“將軍,宮裏來人了。說是有前線急報,皇上召您趕緊進宮。”
……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三日前,襄黎城。
暮色未至,天色尚早。
風塵仆仆的阿婉正坐在城中一家酒樓裏一邊歇腳,一邊要了壺酒自斟自飲。襄黎是大周幾個以美酒聞名的城鎮之一,以北疆一種甜果釀制的清酒甜香醉人,稱為柔黎酒。
阿婉手裏端著的就是這種佳釀。喝在口中溫軟微醺,卻不能像往日那樣安撫她受傷的小心靈。
大堂裏的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前幾日北夷左丞相來降的事,好像他本人就在現場親眼見證了似的。
阿婉自己倒是親眼瞧見過,就在黃昏時候的臨州城——她並沒有像給爹留言的那樣直接回燕都,為了想再見梁錚一面的私心,她偷偷繞了道。
如今所在的襄黎城就是她繞道回燕都的必經之地。她打算今晚就在此留宿,明日一早再趕路。
那廂說書先生正順應聽眾的口味,從緊張的北疆局勢扯到了英武的梁大將軍的私事八卦。三年前的那段舊情便又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。
臺上的說書先生聲情並茂口水橫飛,底下聽眾時而心馳神往,時而嗟嘆惋惜,也都甚是入戲。
阿婉想起自己在洛仙居聽書的那次,也一定是如此蒙昧無知八卦好奇的表情,頓時為當時的無知深感懊惱。
她一口喝幹了杯裏的茶水,把飯錢往桌上一拍,大步流星地走出門去。
棗兒的韁繩剛牽在手裏,忽然聽見遠遠傳來城樓上的鐘聲,一下下急促緊迫,一聲未落一聲又起,毫不停歇。
這是緊急關閉城門的訊號。緊接著就是沿街巷而來的緊迫的更鼓聲。
沿街行人紛紛駐足,臉上漸漸現出驚恐的神色。
阿婉不禁皺起眉頭。白日打更,這是官府有極要緊的消息要知會百姓。不知道她這回是撞上了什麽要緊事。
一個神色慌張的小衙役從街上跑過,吆喝著今夜酉時宵禁,莫要出城。
酒樓裏擠出來的食客們一邊匆匆離去,一邊竊竊私語著:
“又是北夷人。這回不會是要攻城吧?”
“可千萬別打起來。”
“老子怎麽這麽倒黴,就在這兒停留兩日也能碰上這種事!”
……
阿婉眼疾手快,一把拉著從她身邊跑過的小衙役,挑著一雙杏眼問他:“怎麽回事?真的是北夷人打過來了?”
估計是被她的氣勢鎮住了,小衙役竟沒有計較她的莽撞,乖乖點頭:“打的是北夷右丞相的大旗,恐怕是為了報覆前幾日左丞相……”
“他們有多少人?”
“聽說有好幾萬人。也不知道這次是怎麽了,北邊連個緊急軍情也沒報,說來就來了。”說著瞅了瞅阿婉,瞧她衣著打扮像是官宦人家,便好心道,“情勢緊迫,姑娘還是趕緊回家去吧。”說著轉身要走。
襄黎城並非北疆重鎮,常駐守軍不足萬人,主要仰仗西北和東北兩座要城相護。往日都是北邊城池被劫,戰報傳來就撤軍入城堅守不出,等待與援軍裏應外合夾擊敵軍。
可是這麽多敵軍,竟然沒有收到軍報,如果不是北面城池已經被圍,那就是敵軍進軍太過神速。不論是哪種情況,都是事關重大。
阿婉幾步追上去,想也沒想就一把摸出那塊從皇帝表哥那裏拐來的金牌,舉到小衙役面前:“帶我去見你們太守大人。”
襄黎太守府裏,焦頭爛額的太守大人和神情閃爍的阿婉面面相覷。
其實進了太守府,阿婉就有些後悔了。
原本只是途經此地,自己既沒有官位,也沒有皇命,就沒有理由過問城中軍情。可是一聽到北夷人此次出兵奇速,軍情蹊蹺,便直覺與左丞相歸降一事有關。
梁錚,袁沐,左丞相,菩朵……還未等腦袋裏理出個頭緒,心頭就是一熱,便忍不住動用了那塊金牌。她只是想知道更多消息,默默希望皇帝表哥知道了可不要怪罪她。
那廂太守聽著城上守軍傳來的消息,說是北夷軍已繞過襄黎城往南去了。
此次北夷人來勢洶洶,明顯求得就是出其不意。可是劫掠了沿途經過的鄉野農家之後,既不退兵,也沒有攻城的意思,此舉實在叫人費解。
“不知道他們是什麽目的,其後是不是還有援軍?”襄黎太守愁眉莫展。
“應該不會再有了。”一直在旁靜聽的阿婉忍不住陳述意見,“左丞相歸降,北夷南面諸部肯定尚在觀望,不會輕易出兵。此次出兵應該是北夷王庭的意思,無非是想給我們一個下馬威,漲漲自己的氣焰,還不是怕控制不住南面的局勢。”
太守楞了楞,繼而點頭稱是。
方才被這憑空冒出來的郡主弄得一頭霧水,太守大人到現在還沒琢磨明白,燕王家的郡主是怎麽從皇上那裏弄到了金牌,又跑到他這裏來要求旁聽軍機要事的。
可是金牌在她手裏,見之如見聖上駕臨,他也不敢將這位郡主拒之門外。不過聽過她的見解,倒也覺察出其不是無知之輩。
只是太守大人一向行事謹慎,尤其是在處理軍□□務上,畢竟以襄黎城的兵力,無論何時都不足以主動出擊。
耳聽得阿婉的分析頗為大膽,大有不把幾萬敵人放在眼裏的架勢,襄黎太守的心裏就有了些戒備:“臣已派人一面南下報信,一面北上探查消息,城中守軍只管靜候消息……”
“太守大人,”阿婉終於沒能做到觀棋不語,“城中守軍這樣全不作為似乎不妥。”
全不作為。
這幾個字刺得太守皺起了眉頭,他畢竟是個文官,這樣有損名聲的評價讓他不能不在意:“那郡主認為應當如何?”
阿婉好似全然聽不出太守語氣中的隱怒,盯著桌案上鋪開的北疆防禦圖沈吟著:“不管是中途被截,還是突圍失敗,北面的戰報都未能及時送到。這就意味著我們送出的消息也未必能及時到達,我們不能坐視敵軍南下不管。”
她擡眼瞧著太守,目光灼灼:“我們應該想方設法拖住北夷這幾萬人。”
“可是眼下城中守軍不足萬人,怎能……”
阿婉擡手止住太守的爭辯:“這些人足夠了。敵人若是孤軍深入,必定不會久留戀戰,耗去他幾成兵力便會自行潰散。即便其後再有大軍南侵,我朝也有足夠兵力應付,只要我們拖住他們,援軍也是指日可待。”
幾乎未曾涉過戰事的太守仍是一臉為難。堂下兩位守軍將領卻已是情緒激昂躍躍欲試了。
其中一位生得生猛粗獷,不等太守答話,便徑自沖阿婉抱拳請戰:“只要郡主吩咐,臣願頭一個帶兵出戰。”
阿婉還是第一次在燕都大營以外的地方得到如此擁戴,沒有了爹和大哥的照拂,她對自己的好口碑頗為滿意。
可她神智還算清醒,還沒有打算安排這數千人以死報國。
開城門尾隨追擊以拖慢敵軍步伐,這固然是個辦法,可此舉代價太大,又是敵眾我寡,硬碰硬地拼殺實在是下策。若是能有個法子,引得敵軍前來圍城不去,他們便可守在城中以逸待勞。
什麽樣的法子才有這樣的奇效呢……
個把時辰之後,襄黎城的南城門悄悄打開,有兩個信差模樣的兵卒騎著快馬飛奔出城,漸漸消失在漸沈的暮色之中。
不多時,他們便會“意外地”被南下的敵軍截獲,驚懼之下願意投誠,出賣密函。
而帶兵的北夷右丞相便會知道,為了掩人耳目,剛剛歸降的左丞相及其家眷正秘密留在他們剛繞行而過的襄黎城內,名為招待實為看管,留在這以美酒聞名的小城,等待大周皇帝的召見。
此時城中守軍只有幾千人,來降的幾萬部眾也已被遣散,突然遇見敵軍南下,城中太守驚惶莫名,急求援軍。
右丞相必定冷笑一聲,心下瞧左丞相不起。
千裏迢迢像狗一樣卑尊屈膝地送上門來,還不是這樣被百般羞辱居人之下?此次大王怒火中燒執意出兵,還不是因為這個逆賊?
襄黎城不是什麽要塞重鎮,若是以幾萬兵力相威脅,迫使其交出叛逃的逆賊,將其帶回王庭剖心剜骨,豈不是最能震懾南方那些愚蠢的部眾?
若是順便勒索些錢財美女,豈不是比危險的孤軍深入報覆劫掠來得痛快?
……
果然如阿婉所料,明月高懸夜深寂寥之時,襄黎城下迎來了去而覆返的北夷右丞相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